|
发表于 2004-5-16 18: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發過幾篇有關"散熱"的帖子, 有一些看法我在這兒一起提一下:
[b]實際使用功能良好[/b]的煙斗, 其中的一個指標就是"抽起來不燙". 可是這個"抽起來不燙"是什麼意思? 大部份人認為就是煙斗抽的時候不會燙手,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 要不燙手很簡單, hobbyblock不但摸起來不會燙, 而且要燒穿還很困難. 那麼hobbyblock就是機能性最好的煙斗了! 我認為"抽起來不燙", 指的是抽進嘴裡的煙不會太燙才是比較合理了解釋.
所以在上篇說到我認為把木紋取向和散熱和"抽起來不燙"(cool smoke)是不可以畫上等號的. 當然木頭的結構(木紋)是會影響熱的傳導, 這點你考慮到了. 但這個影響究竟有沒有大到人的口腔可以察覺的程度? 我很懷疑... 而且木頭的"量"也會影響散熱的快慢. 在你的另一篇帖子"关于木质纹路的分析&DIY斗的初步思考"裡以這支煙斗為例子, 你提到"斗的上部故意留厚,是为了出现更多的鸟眼纹用来散热... 如果做成一般底大头小的情况,斗壁就会由于鸟眼纹过多造成烫手". 我們暫且假設你對鳥眼紋和散熱和燙手的關係的假設成立(Again, 我很懷疑這個影響大到"人"可以察覺), 但像這支煙斗這般底小頭大的情況, 斗壁也會由於木頭的"量"少造成燙手, 這點你就沒有考慮到了...
如果你要做一支散熱很好的煙斗, 那麼它在抽時應該要摸起來很燙, 這樣才是在散熱, 煙到了嘴裡時才不會燙到舌頭.
我們再進一步想想... 煙斗散熱太好是件好事嗎? 我們在抽的"煙", 其實是蒸氣. 散熱"太好"的煙斗, 會像實驗室的冷凝管一樣, 把煙裡的水份condense下來留在煙斗裡. 容易積水與否, 也是判段煙斗機能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另外, 這大概是題外話, 在你所舉的用蠟測試木頭的導熱能力, 蠟融化成椭圆形固然有可能是木頭的各部導熱能力不同所致, 但你有沒有考慮到木頭對液態蠟的毛細現象? 滴一滴冷水在冷木頭上, 水珠應是圓形的, 但過了一會兒冷水珠也會順著木紋被拉長成椭圆形. 在你的實驗裡我沒有看到你是怎麼去控制毛細現象這個變因...
幾年前看過一部電影" i"(圓周率), 我想就引用裡面的一段對白來結束這篇帖子:
[I]When your mind becomes obsessed with anything, it will filter everything else out and find examples of that thing everywhere. 320, 450, 23... Whatever! You've chosen 216 and you'll find it everywhere in nature.[/I]
以下是引用悲剧王子在2004-5-16 10:54:54的发言:
我认为这一点是靠制作者的手艺的。优秀的制作者可以根据木纹来设定斗的形状,即使是木纹“不好”,也可度身定做成一个散热良好的斗。
这个理论是正确的,你可以查一下木头的导热能力,顺着木纹的导热能力的确比平行木纹的导热能力强几倍。如果你学过“热能”这门课程的话,应当对散热有一点了解。测试方法是:将一小块有直纹的木片放在燃烧的烟斗上熏(放在火上就烧掉了),同时在上面放一小块蜡(或者炭精等遇热融化的东西)。蜡应当会融化,但是蜡融化的形状是明显的椭圆形,而且长的那侧一定是顺着木纹的方向。 |
|